中国艺考教育的引航者 在线报名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戏曲表演的音准训练!

2020-05-22
来源:中影人教育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需要调动多种艺术手段来完成。学习戏曲表演的学生多数是初中文化程度,他们的艺术实践相对狭隘,有时不能正确理解戏曲语言和唱词本身的优美之处,在演唱时出现许多谬误,比如:尖团音不分、语言韵味不足不纯、缺乏戏曲唱腔的表现力等,易形成音准的问题,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是戏曲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的关键因素。
 
       一些学生的音准问题或“跑调”现象,常常使我们一些教师感到棘手,甚至对其失去信心,以为是无可救药的“音盲”,往往不是放任自流,就是有意识的让他们避开歌唱,这样就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音准训练
 
       其实,真正五音不全的学生是极个别的。刚进校的学生有一大部分是在对音乐的原始爱好和冲动中,以模仿方式来歌唱的,而这种爱好是自发的,也是原始的,他们没有受过正规的音准训练和基本的戏曲发音,因此出现音准、跑调问题是十分正常的。但这些学生生理上没有任何缺陷,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完全有可能逐步纠正过来,关键的问题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有针对性的、系统的、科学的音准训练师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当然,有一些辅助训练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现就唱音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听觉训练
 
       戏曲发生时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要想听得悦耳动听,首先要解决声音音准问题,就得从听觉入手,因为试唱或模仿唱的过程就要通过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把乐谱上或听到的音符及乐谱记忆传送给大脑,再通过大脑思维判断活动,从记忆的储存中提出相应的音高、音值转变成嗓音反映出来。
 
       利用听觉训练,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强调听觉对戏曲学习的重要性。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当时的状态,采取循环渐进、科学实用的方法。首先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讲解决音准问题的重要性,并以一些著名戏曲家的实例来启发教育学生,使之认识到音准是学习戏曲必须解决的第一关。学生的认识问题解决后,就会静下心去认真细致地来听老师弹奏出的音高,多次训练之后,就会逐步在感官上建立起正确的音高概念,培养学生养成用耳的良好习惯。另外,教师还要向学生详细阐述听与唱的辩证关系,向学生讲解听与唱的生理过程,使学生对运用听觉感官引起足够的注意,同时不断努力地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启发、诱导学生运用听觉感官的积极性,使天性的听觉变为有意识的听觉,使盲目的听觉变为有目的的、有分析的听觉。
 
       训练过程中,要养成先听且要听准的好习惯。感觉能够把握住音高、音值的准确性后再去唱,切不可在还没有听稳、听准得情况下就盲目地张嘴唱,如果这样,音高的准确性就把握不住,就会出现音的偏差。因此对初学者,教师就要反复不断地弹奏所有要唱的音高,让学生一遍一遍地听,再一个一个音地模仿(轻声或默唱),反反复复,直到学生对听觉有了明确的认识,认识到听准才能唱准这个简单的道理,能自己对自己提出“用耳”的任务,能正视琴声所给音响信息的输入,才能解决音准问题。
 
       二、辨别能力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使学生能依靠自己的听觉来分辨音准与不准,也是解决音准问题的重要一关。
 
       在学习的最初阶段,训练学生听觉的辨别能力,主要让学生自己判断自己发出的音与老师所给的音高是否一样,其实音的高低在音色上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地跟唱,你唱高他唱低,有的学生唱戏不入调,就是因为学生不会辨别不同音高的音色不同,为了正确而又牢固的掌握跟唱能力,就要反复不断地让学生通过听不同音高的音,去辨别它们在音色上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去比较,当学生能够在大脑中清晰地分辨出不同音高的音色时,跟唱的音准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导致学生学生不能正确的模仿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因学生自己演唱时,听觉感觉的音色由于反馈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因为人们听外界的声音是通过空气的震动而传入鼓膜的,而听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颅骨感受的,声带的振动直接传入颅骨,而后颅骨传递到听觉神经,因此在听觉上会出现音色的误差。在训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一个固定的音来唱不同音高的音,使学生掌握用同一音来唱不同的音的方法去感觉音色的变化,把各音的音高牢固地固定在学生的大脑中,在通过进一步的强化训练,逐步解决上述问题。
 
       三、音高的记忆训练
 
       有人把视唱学习比作识字,不无道理,学习文字需要记忆字的基本形态和意义,学习识谱同样需要记忆音的高低和长短,在音准练习中,对学生强调音乐记忆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知道,听觉敏锐、反应迟钝、有绝对音高听觉的人是极少的,而教学中也没有训练绝对听觉的要求。我们在这里所讲的音乐记忆都是指相对的听觉,这种听觉是指一定的音程、调式、调性紧密结合。在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那就是学生跟琴唱,但自己视唱是音高很容易有偏差,这主要对各类音程不熟悉,对音高的调式中的位置没有一个牢固的形象而引起的。
 
       默唱也是培养学生音高记忆的一种手段,通过默唱能使学生具备想象音高和预感音高的能力,可先找一些学生稍熟悉的曲调,教师唱一遍,学生默唱一遍,每唱一遍给学生几秒钟的默想时间,然后再唱出,最后用琴来纠正,如此反复练习,使学生懂得用心、用脑来唱,这样的练习能巩固学生的音高记忆,把音与音的相互关系真正印在脑子里。
 
       四、多练、多想
 
       音高的音准与不准最终要通过唱反映出来,只有多练、多唱,才能让学生自己唱出符合要求的音准来。当拿到一首视唱或谱子时,老师唱一遍让学生听一遍,有个大概的记忆,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如有不准的音用琴声加以纠正,反复听反复练唱,直到唱准为止。此外,在训练过程中,还要强调气息的运用,因此音的高低跟气的使用有直接的关系,有的学生唱音的高低不自如、不稳定,因为音的高低跟气的使用有直接的关系,有的开口时音还准,当延长这个音时就会偏高或偏低,教师屡次范唱还是不能达到要求,主要的原因就是气息运用的不正确。正确的运用方法是把气吸到横膈膜以下,也就是腰的周围,唱时不能把气一下子呼出来,而应当均匀地把气呼出,在吐字和归韵上均匀地供给声带压力,而使音稳定准确。
 
       在学唱段时,给学生详细介绍剧情、人物、风格、唱板含义及技术处理方法。除发音、吐字的严格要求外,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激活其演唱情趣。另外,还要求他们多听一些表演艺术家的唱段录音,吸取艺术家们的长处,找出自己的差距,逐步掌握运气、咬字、润腔、收音归韵、喷口等技巧和表演手段。在演唱时达到音准、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从而掌握唱腔艺术的表现力,发挥自己的特长、构筑唱腔思维,闯出自己的艺术道路。
 
       总之,戏曲表演的音准训练,是一个基本素质训练,对一个戏曲表演者来讲,它既是一个听觉问题,又是一个技术训练问题,明白了音准的重要性,就要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从剧情人物出发,日积月累,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演唱水平逐渐提高到一定的高度。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谢谢。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谢谢!

  • 提高班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课程特点:该课程主要针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员,学习周期一个月即240个课时,授课主要讲授专业提升遇到的难题。

  • 冲刺班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课程特点:该班型开设在校考前,针对往期学习中的系统课程查漏补缺,并对2025年的考试押题,模拟测试等。

  • 无忧班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课程特点:基础班+提高班+冲刺班三合一班型,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确保基础扎实和提高专业能力,冲刺名校更加有保障。

  • 精品小课

    开班时间:在校期间

    课程特点:专业一对一,面对面,采用个性化教学,针对学员个人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系统化讲解。

  • 提高班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课程特点:该课程主要针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员,学习周期一个月即240个课时,授课主要讲授专业提升遇到的难题。

  • 冲刺班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课程特点:该班型开设在校考前,针对往期学习中的系统课程查漏补缺,并对2025年的考试押题,模拟测试等。

  • 无忧班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课程特点:基础班+提高班+冲刺班三合一班型,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确保基础扎实和提高专业能力,冲刺名校更加有保障。

  • 精品小课

    开班时间:在校期间

    课程特点:专业一对一,老师面对面,采用个性化教学,针对学员个人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系统化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