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角度在电影中有什么作用?


镜头角度在电影中有什么作用是很多编导同学都想知道的问题,最近也有很多同学问中影人。下面是中影人教育整理的关于镜头角度相关的详细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镜头角度的划分
镜头角度分为两大类: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
1、垂直变化
①平角;②仰角;③俯角。
平角:电影中绝大部分镜头的角度是平角。注意:电影中的平角是指成年人视力水平线的平角。有些影片为了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便采取压低平角,即变成儿童的视力水平线的平角,甚至是动物的视力水平线的平角:儿童:《城南旧事》、《锡鼓》;动物:《库车》、《白比姆黑耳朵》。
仰角、俯角
仰角、俯角是电影镜头的特殊角度。
2、水平变化
正面(0 度),侧面(90 度),背面(180 度 )。
正面角度:显得庄重、正规,如拍领袖作报告。另外,正面角度易于较准确、较客观、较全面地表现人或物的本来面貌。
侧面角度:显得活泼、自然。它是一部影片中用得最多的角度。
背面角度:显得含蓄、丰富。
二、镜头角度在电影中异常重要
巴拉兹讲:“每一个物体本身(不管它是人还是动物,自然现象还是人为现象),都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形状,这决定于我们从什么角度去观看它和描绘下它的轮廓……每一个形状都代表一种不同的视角,一种不同的解释,一种不同的心情。一个视角代表着一种内心状态。因此,再也没有比镜头再主观的东西了。”
巴拉兹讲:“影片里每一个物体的外形都是由两种外形构成的:一种是物体本身的外形,它是脱离观众而独立存在的;另一种是以观众的视角和画面的透视法为转移的外形……”
巴拉兹讲:“电影艺术中的基本信条之一就是:任何一个画面都不允许有丝毫中性的地方, 它必须富有表现力,必须有姿势、有形状。”
每个镜头都有它的角度,而镜头的角度将会引导观众的视角,并导致观众对镜头中被摄对象的评价。
三、镜头角度在电影中有什么作用?
1、表现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表现剧中人物的心理感受,即主观镜头。
(“单视线”:剧中人)《后窗》
2、表现制作者的视线,表达制作者的主观评价。
(“单视线”:制作者)《鸟人》:“鸟人出场”。
3、剧中人物视线与观众的视点合一。取得观众的心理认同。
(“双视线”:剧中人、观众。其实也是“三视线”包括制作者)
《法国中尉的女人》:“安娜离去”《阳光灿烂的日子》:“窥视跳舞”《美国往事》“与莫胖子重逢”《风柜来的人》“海边起舞”。
4、刻画人物
《黄土地》拍翠巧几次挑水,开始是俯角,后来是仰角。
5、剧作作用
《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心在手上”。《法国中尉的女人》“海边相遇”。《一个与八个》老烟鬼。《花边女工》结尾。
6、表现独到的生命体验
例如侯孝贤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扔书包”,《阳光灿烂的日子》:“遭遇画中人”
7、境界与升华
《喜宴》结尾。
好了,看到这里,关于镜头角度在电影中有什么作用?的内容就全部为大家介绍完了,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有镜头角度方面的问题,可继续关注本站了解更多资讯!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谢谢。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谢谢!


-
提高班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课程特点:该课程主要针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员,学习周期一个月即240个课时,授课主要讲授专业提升遇到的难题。
-
冲刺班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课程特点:该班型开设在校考前,针对往期学习中的系统课程查漏补缺,并对2025年的考试押题,模拟测试等。
-
无忧班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课程特点:基础班+提高班+冲刺班三合一班型,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确保基础扎实和提高专业能力,冲刺名校更加有保障。
-
精品小课
开班时间:在校期间
课程特点:专业一对一,面对面,采用个性化教学,针对学员个人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系统化讲解。
-
提高班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课程特点:该课程主要针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员,学习周期一个月即240个课时,授课主要讲授专业提升遇到的难题。
-
冲刺班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课程特点:该班型开设在校考前,针对往期学习中的系统课程查漏补缺,并对2025年的考试押题,模拟测试等。
-
无忧班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课程特点:基础班+提高班+冲刺班三合一班型,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确保基础扎实和提高专业能力,冲刺名校更加有保障。
-
精品小课
开班时间:在校期间
课程特点:专业一对一,老师面对面,采用个性化教学,针对学员个人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系统化讲解。

